“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在一场宴会上,刘彻冷不丁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在场人听到后无不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这话乃是昔日郑庄公对颍考叔所说,这样借古讽今的话听起来着实刺人,把平素与刘彻的交好的一个同僚都吓了一跳。
同僚名叫顿弱,他小心地扯了下刘彻的衣袖,朗声道:“茅君这是喝醉了。”
可刘彻却不配合他的好意,大声反驳:“我没醉!”
说是没醉,但说话的语气显然是带了三分醉意。刘彻平素会做人,众人也是不想惹火烧身,都只当他的的确确是“醉”了,还你一言我一语的给他开脱。
但刘彻依然喋喋不休地诉说着自己从齐国远道而来,背井离乡,还未曾尽孝,父母就已死去的凄惨经历,又说自己无母可孝,有人有母还不珍惜。
他的话听的众人是既同情又恨不得去捂他的嘴,可谁也不好伸这个手,只能心里暗自企盼他还有一丝理智尚存。
直到刘彻说出:“儿子囚禁母亲,天翻地覆,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的时候,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刘彻说完就佯装不胜酒力睡了过去,余下的人则都是用一种复杂的目光看着他,似乎是在说:
茅君,我们尽力了,你自求多福吧。
宴席上的话不用一个时辰就传到了宫中,进了嬴政的耳朵。嬴政听说后,先是一怒,后又很快想明白这是自己的台阶来了。
接着,他换上一副怒容,沉声吩咐身旁的赵高:“叫那茅焦来!”
“是。”
赵高一边答应着,一边在心里痛骂刘彻:好个茅焦,我亲自请你来好言劝导王上你不从,现在又在背后作死。
因着对王上的惧怕和对刘彻的愤恨,赵高很快就到了刘彻所在之地。此时的刘彻已经“清醒”了,眼底一片清明,除了顿弱,所有人都离他远远的。
赵高向刘彻行了一礼,“王上想见您,请跟我走一趟吧。”
刘彻看了赵高一眼,站了起来,朝他一拱手,道:“请。”
赵高略微点头,就带着刘彻走了。
二人走后,宴席上剩下的宾客都在议论着,他们都认为茅焦这次是在劫难逃了,只有顿弱很担心。他斟酌了好一会儿,才咬了咬牙,决定跟上去。
许是为了快点见到人,嬴政给刘彻的排场不小,竟然派出了自己的车马“请”他,舒服不说,跑的也快,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地方。
现在已将近傍晚,初春的天还有些寒凉,不时有料峭的风袭向刘彻,带起了他散落于外发丝。
因饮酒的缘故,他的衣冠算不得整齐,且又来的匆忙,身上的衣衫单薄,就这样站在外面还是挺冷的。
守门的侍卫也听说了刘彻说的那些不敬的言辞,看见他现在这样,心底都不禁哀叹。
怎么看着挺好一人,说话却不长脑?
好在刘彻听不见他们心里的想法,不然一定会气个半死。
而赵高此刻心里也在想事情,他琢磨着要不要自己亲自进去向王上通报一遍。他们来了很久了,却迟迟得不到召见。
可就当赵高刚想动作时,那边的刘彻就直接反客为主了,他高声道:“臣茅焦,特来为太后之事求见大王。”
赵高一下子就愣住了,反应过来后,则是气的脸色发青。他转头盯着刘彻,似乎是没想到这人竟如此厚颜无耻,明明是被提过来问罪的,竟也好意思说求见?
里面的嬴政听见了这话也是这么想的,他深吸了一口气招来一个寺人吩咐了几句,就派他出去了。
寺人把嬴政的话带给了刘彻,“王上命我转达茅君。”
“你难道看不见那些因此事触怒寡而人被责罚的人?”
刘彻听后淡然自若,对着大殿的方向一拜,“天上有二十八个星宿,因此事受责的谏臣已有二十七人了,我就是为了凑足二十八之数而来的。”
他正义凛然道:“只要能拨乱反正,唤回王上的清醒,挽救王上的声命,焦死都不怕,又何惧责罚!”
众人被刘彻的话惊到了,都用一种敬佩的目光看着他,就连赵高也有一瞬间动摇:难道他真是忠君之士而非佞幸之流?
而嬴政听见寺人的转述后只是想:他戏可真多。
要不是不合时宜,嬴政都想笑了,不过他终究是压抑住了笑意,做暴怒如雷状:“这茅焦就是故意违背寡人的命令。”
“来人!备鼎升火,寡人要煮了他。”
寺人和宫娥都被嬴政的话吓到了,一齐跪倒在地,抖若筛糠。
见左右都被吓破了胆子不敢应声,嬴政感觉自己可能是说过头了,只得找补了一句:“在此之前,先叫他进来,寡人倒要看看他有什么话说。”
寺人得令后,惊惧之下一路小跑去外边通知。
所有人都不禁为刘彻捏了一把汗 ,反观刘彻,还在不紧不慢地磨蹭。
那寺人心中焦急,催促刘彻快点,刘彻只是满脸哀伤道:“我进去就要被处死了,还不能让我慢点吗?”
寺人一时没了言语,心中更是万分同情刘彻。
嬴政在大殿了等了好一会儿,刚在心中猜测刘彻又在演什么,人就进来了。
刘彻之所以故作姿态就是为了报复一下嬴政刚才让他等召见的做法,想让他也尝尝等人的滋味。不过很快他就想明白了,他这是在折腾自己。
一个春天里,凭什么嬴政自己在殿里享受温暖,而自己在外边却忍受春寒料峭。
刘彻想通后就很快进殿了,刚一进去,一股暖气就扑面而来,虽然感觉不明显,但刘彻还是舒服多了。
他不慌不忙地给嬴政行了一礼,才道:“臣听说‘有生者不讳其死,有国者不讳其亡;讳亡者不可以得存,讳死者不可以得生。’ ”
“人的生死,国家的存亡都是开明的君主爱研究的,不知道大王愿不愿意听一听臣的鄙见。”
故弄玄虚,嬴政心中评价道,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若不是心知对面那个是刘彻,自己还真就被这话打动了。
刘彻本人都贪生厌死,忌讳存亡,他的话又有几分道理呢,或许也有,但医者不自医又有何用,更别说劝人了。
不过眼下不过是演一出戏,嬴政也不会挑这个时候和他辩论,而是装出一副怒气稍缓的样子对他道:“那你就说说吧。”
刘彻俯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