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师弟是我心上人 > 第5章 斩碧落

第5章 斩碧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晴,风轻。

一切都毫无预兆,就连押队的宗门长老,都反应稍缓的一刹那——

一道剑光从天而降,无声无息,没有实质,但见岩石嶙峋的崖壁像是刀切豆腐一样,被削落了一整块,横亘对立的山崖间,化作了一道石梁。

萧忆枫伸手按在腰间,腰畔的刀跳了跳,那是战意!

颤栗着的渴望,高手相逢的酣畅,俱在此刻但求过招的战意里——

只为少年出了一剑。

这一剑,绝不下于登临境上阶的威能。

那两名失足的采药弟子,吓得三魂失了两魂,连滚带爬、手脚并用地爬下了石梁后,方才劫后余生地向天叩拜,不知是哪位过路的老神仙施恩相救。

隔在崖对面的弟子们呆呆张望,茫然不知发生了何事。领队的长老姓牧,平素木讷不善交际,突破登临境后修为多年未有寸进,在丹药堂领了份差使。

平日里带着一众普通弟子进山采药,这山路不知走过多少遭。变故陡发之际,他忽有野兽环伺左右的毛骨悚然之感,气息微滞,待要出手援助已是慢了一拍。

石梁从天而降,可举首望向空中,却瞧不出端倪;牧长老本不是个机变的,沉吟半晌后,权且当作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传令采药的弟子继续前行,分别从两侧崖壁攀岩而下,进入悬崖峭壁之间的幽谷深涧——那里是无数珍稀灵药荟萃的天然药圃。

确认一众弟子安然无恙,山巅站着的三人这才收回了视线。

郁离屈指轻弹剑身,赞道:“好漂亮。”

剑身如一泓月光,或是静夜里,离人心头的白霜。

萧忆枫:“……”你擅自拔了剑修的剑,完了只差吹声口哨了。

这与调戏人家老婆有何区别?

殷念秋收起师弟递回的剑,含笑望着郁离:“方才……很漂亮。”

普天下年轻一代的修行者,将殷念秋的一言一行皆视为楷模,连他惜字如金都倍加推崇;唯独系舟山上的同门知晓他从小哑巴装多了,以致开口辞不达意、难以成句,恐惹人耻笑,于是愈发不爱说话。

唯独到了小师弟跟前,仿佛变了一个人,纵使话说不流畅,但也不停不歇,反倒成了两人里话多的那个。只是急切时语句不连贯的毛病,轻易改不过来,很难让人领会其真意。

正如此刻,本意在夸赞剑法,目光却未曾离开师弟的眉眼。

郁离似不经意地移开了目光,转动一下手腕,山巅的微风拂过后颈,露出的一抹白腻的肌肤,轻微地颤栗了一下。

清风徐来,扑面微凉,不似凌空御剑时寒风凛冽,有如刀削。

险峰陡峭入云,团团围住的山谷,恰似天然的聚宝盆,云雾蒸腾,草木青翠,与他前番下山时大雪封山、天地萧条的景象大不相同。

未觉奇怪,只在书中读过四季变迁。

然登临境目力远非常人能比,极目远眺,远峰白雪皑皑,冰雪未消,唯独脚下的山峰郁郁苍苍。

书中有载,太行山素有“十里不同天”之名,百里之内,气候竟能如此天差地别?

萧忆枫立于一旁,哂然一笑,往下一指,

“此间的山谷奇珍异草遍布,有千年的何首乌,据说采参人还见过万年成精的人参娃……此地离五台山不远,那寺里的大师们近年来无心俗务,连山门前的几畦菜地都无人打理,后来此山头就归于阳泉宗了。宗门长老在山巅布下法阵,跟你的小院自是不能比的,不过是立下一道屏障,寒流经过此地就会逆转流向而去,山谷不受风雪侵扰。门下弟子一年四季采药,但凡不遇雨水季节滑坡,平日里都安全得很……”

说到这,眉心微皱,已然觉出不对。

这些采药的弟子虽非朝闻境修为,但个个身手矫捷,在凡人里也算高手,且有宗门长老压阵,便是遇到大雨也从未听闻有弟子坠崖。眼下不是雨季山路未见泥泞,怎会无故脚底打滑?

郁离笼手于袖,秀致的眉轻挑,缓缓言道:

“陡发意外,既非天灾,必为人祸。”

语气忽然转折,冷冷清清,隐含着不容反驳的威慑:

“听了这许久……”

“还不出来,难道要我去请?”

山壁仿佛闻声颤动了一下,随后恢复了平静,矗立千万年的山岩坚硬而沉默,仿佛方才的一霎只是错觉。

郁离未有半点动摇,他的左手缓缓现出了一张冰蓝色的神弓,右手轻扣弓弦,无声的气流仿佛凝成了一枝看不见的羽箭,直指向崖壁上的岩石——

刹那间,锐无可挡的剑气破空而起,那面看不出异常的崖壁仿佛打了个寒颤,抖抖索索地滚出了一团黑色的物体,颤颤巍巍地抬起头,站起身来,看身形如同五六岁的孩童。

师兄弟三人的目光掠过它火焰一般的毛发,随后落到头顶的两只奇形怪状的尖角上,沉默了。

“大师兄,你博闻广识……”

萧忆枫摇头,“我也未曾见过,只不过……”

曾在佛经中读到过,上古修罗族似乎是此等形貌。

只是传说毕竟谁也不曾亲见,是否真有这一种族,在神魔大战后又流落何方,无人知晓。

那名疑似修罗族幼崽,蔫蔫地趴在地上,唯有一双尖耳朵竖起,不知是否听得懂人类的对谈。

郁离收回目光,若有所思:“师尊让我们巡视八方结界,难道与这孽畜有关?”

萧忆枫听到小师弟如此异想天开,不禁失笑:“阳泉宗立派才三百余年,难不成是受命于天,梦到数千年前领了天命,镇压着碧落黄泉?”

传说中的黄泉掌管六道轮回,佛经有云,六道乃是天神道、人间道、修罗道三善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三恶道。

修罗道不在三恶道之列,只是这小孽畜出手就要伤人,险险害了两名阳泉宗弟子性命却是三人亲眼所见。

“无论是什么,不可轻易放跑了。”

听小师弟如此说,萧忆枫收起戏谑的表情,上前拎起那作祟的生灵,断不容得它留在此地祸害无辜。

“事关重大,需带回山禀明师尊,你们在前面等我。”

既已议定,徐徐收起掌中弓,心头掠过奇妙的感觉,有如顿悟。

少年立于山颠,但觉天地自在,浩瀚无垠,心道:过去一十七年不过是画地成牢、坐井观天,怎知天地浩瀚?怪不得师尊要在朝闻台大比前令我与师兄下山历练。

两位师兄皆是未满二十,就被师尊打发下山了。

不曾亲历山川,不曾追逐日月,怎知岁岁年年,红尘万千。

若是在洞府中埋头修行就可证大道,有先贤教诲即可点石成金,何以有圣人坐镇千年的宗门,数百年也未出一个破镜者?

天下已有三百年未出一位圣人。

修行绝非坦途,如千万人的阳关路,走到最后,只余一人踽踽独行,于天地万物之中,寻找自己的际遇。

收起翩跹思绪,虽有豪情满怀,但觉手脚酸软无力,仿佛体内灵力耗尽,难以久立。

殷念秋走过来,素来持剑的手覆在了他的手上,“师弟,仍是与我一同御剑?”

点了点头,待到御剑凌空而起,郁离搂住了三师兄的腰,脸颊贴上了他的背:

“师兄,我有点困。”

殷念秋感觉腰间掠过轻微的酥麻,背上的触感柔软而温暖,他素来极稳的握剑的手情不自禁地轻颤了一下,声音低沉:

“放心。”

听了这一句承诺,少年无比安心地沉入了酣眠中。

萧忆枫目送师弟们远去后,拎着那个小鬼打道回府,却在转身之际,鬼使神差地又回头望了一眼那片山崖。

此处崖壁多为岩石裸露,那一剑削下了一块七尺宽、三丈高的岩壁,剑痕平整如斯,仿佛用尺子丈量一般,精准如斯!

然而,不但剑痕四周崖壁植被纹丝不动,就连阳泉长老在侧,也未觉察剑气波动。

这般随心所欲、操控自如,何等的惊人!竟是出自昨日方言要择剑道的少年!

被誉为当世剑道第一人的三师弟都交口称赞,那必定是很了不起的一剑。

小师弟分明才入登临境,那一剑的修为却直逼登临境大圆满。

可是,一剑之后,无以为继。使出那一剑的少年,仿佛耗尽灵力一般,亟需回复体力。

修仙之人,吐纳天地灵气,在体内运行不息,境界高深者,可以不食、不饮、不眠、不休,仍然神采奕奕。

往年朝闻台大比,有记载可查的最漫长的一场比试持续了一个月,几乎两个人差点活生生地耗死……境界仿佛的修道者的较量,很有可能演变为耐力的比拼。

可是小师弟,仿佛是所有攒起的灵力只够出一剑。

惊世一剑,

可惜,

只得一剑。

系舟山上,圣人也看到了百里外的那一道剑光,似欣慰,似怅然。

红尘自有万般修行,前头两位弟子虽然天赋异禀,然而一个沾染红尘因缘过甚难,一位却又离红尘太远。

唯有最小的那个徒儿,心性最是难得,天赋更是惊人,然而,如何才能勘破这命数……

转身回了竹舍,封闭了内室,对在院中拂拭微尘的五弟子留了一句话,

“今日起闭关。”

五师姐手中拂尘停住,抬眸略显惊讶。

阳光斜斜洒落,院落一切如昨。合上的那道门,仿佛只是衣袂轻轻带过,虚掩上了。然而,即使阳泉宗掌教亲至,也叩不开此门。

忽而听得仙鹤的轻鸣,转眸处,熟悉的身影落在了山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