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还好,压线过了,但是对于严俐给自己作文的评语十分不满:“You should develop your interest in English first.”而且严俐对自己的文章没有做出任何批注。
“这叫啥呀,第一天你怎么知道我没兴趣,怎么有这样的老师啊。”林亦心里埋怨道,脸色也难看了一点。
冯雨悦的默写就有点惨了,没过。
两个人都有点沉默了。
她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林亦闷闷不乐。
完蛋了没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冯雨悦开始找重默的本子了。
在那个娱乐风盛行的年纪,林亦和冯雨悦,可能是两个例外,两人都踏实努力,将那些青春的悸动按捺在心里。
两个人都怀着一点期待,一点忐忑,一点无所适从,最后慢慢发酵,最终变成坦然接受。
校长王东海操着一口当地口音在那天的升旗仪式上凶巴巴地强调学校纪律,可是费解的方言反而让人这群习惯了普通话的学生哑然失笑。这毫无疑问成为了女孩子们午餐时间的谈资。
除了林亦和冯雨悦,今天又多了两个女孩子——王梓彤和施梦,四个人都来自同一所初中,也都互相听说过并仰慕着彼此,只不过这是第一次认识而已。
“那个校长好凶哦。”林亦从来都是对好朋友话匣子打开了就收不住。
“可是他说的我都没听懂。”王梓彤是比较沉稳的性格。
“哎你们知道吗,这个校长啊教化学的,可是比不上我们化学老师呐,所以现在就不教书了。”施梦的消息可灵通了。
中午午休,林亦趴了一会就闷头开始做数学家庭作业,冯雨悦戳了戳林亦,把英语默写本举了起来,用唇语无声的问:“英语默写订正好没,借我一下。”林亦翻了翻把本子推了过去。
严俐的重默其实不难,没有说要把所有全部重来,只不过是把错的背会就行了。至于订正,更是绝对不会动不动就十遍一百遍,而是简简单单的三遍。
订正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真正记住一些东西。机械的重复没有用。
这也是严俐的原则之一。
所以当冯雨悦下午十五分钟的长课间来回那么远办公室一趟,也仅仅花了十二分钟。
冯雨悦告诉林亦严老师在办公室特别温柔,还说了几句鼓励的话。
“冯雨悦基础不错的,以后每天都要坚持读背啊,老师相信你。”
原来这就是先给刀子再发糖吗?
往后的一周,各科都正常地开始了教学。同所有高中生一样,高一开学初是一个你想轻松可以尽情地玩,想刻苦可以每一天过的都比初三充实的时间段。
小胡老师是今年才开始带实验班的,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可是同学们似乎并不领情,作业情况不容乐观。
冯雨悦写作业写到一半求助林亦问题目,可是林亦也听得迷迷糊糊,女孩子进了高中难免对于数学接受能力差一点。
冯雨悦倒是没有了之前的羞涩,尽管有一点不好意思,但总归还是在小胡老师转到她们身边时叫住了他:“老师,这个不等式怎么理解啊。”
小胡老师尴尬而又不失可爱地问林亦:“你不给她讲蛮?你也不会啊?”
林亦嘿嘿一笑。
其实胡老师真的非常平易近人了,耐心地给两人讲完还不忘追问一句:“现在搞明白了吧,没事这个确实有点难理解,慢慢来。”
林亦本来觉得这个班主任弱不禁风的,看起来不靠谱。现在倒是路转粉了。就像冯雨悦对严俐那样,不经意间因为一句有意无意的话而感动。
严俐的晚自习是一三五,无非也就是要求第一节课写跟英语有关的作业了。严俐习惯尽快记住同学们的名字,所以会背班主任放在讲台上的座位表,可难免有谁不能对号入座。
严俐转到冯雨悦旁边,看了看冯雨悦正在整理的笔记:“可以把例句也整理上去啊。”然后转向林亦:“冯雨悦旁边这个小姑娘叫什么名字啊。”
冯雨悦和林亦几乎同时。
“林亦。”
“她是林亦。”
严俐点了点头:“噢,你就是林亦啊。”
后半句严俐没说出口:“林亦是女孩子啊,听名字像男生啊。”
严俐转到讲台上继续备课了,林亦悄悄碰了碰冯雨悦:“她怎么都认识你了?”
冯雨悦撇了撇嘴:“我昨天都重默了,怎么记不住……”
好景不长,严俐的雷厉风行很快就现出了端倪。
先是班长石涛在英语晚自习写数学作业被严俐当做反面教材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再是周六学校允许除班主任以外的老师不来看早自习班上就无所事事连默写也不晓得准备了。
还有第一次检查错题笔记不少人还没完全记住严俐的要求从而整理少了被打道回府。
每一次严俐都是毫不留情地批评,这让从小名列前茅的实验班孩子们有些受不了,毕竟从小都是被老师捧着的,哪里被这样骂过。
响鼓不用重锤。
但严俐,偏要狠狠地敲打一番。
日子其实过的挺快的,转眼间都快要运动会了,可是运动会前还有月考呀。大家都不约而同摩拳擦掌,暗中较着劲。没有了一开始的兴奋,大家渐渐对这枯燥乏味的高中生涯有些抱怨,特别是身在实验班却没有享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优待让一些同学产生了退缩的念头。
王梓彤对小胡老师意见还是挺大的:“其实真的他们说在实验班没啥好的,但是如果在普通班那还不如去三中实验班。”三中是J市另外一所高中,教学抓的挺严,因此成绩在同层次的学校中倒还说得过去。
林亦听了这话也蛮沮丧的:“是啊,我们班上周数学摸底不就实验班最差?我还倒数啊……高中怎么这样啊。”
冯雨悦其实分数和林亦一样,回到班上就安慰林亦:“都一个星期了还难过?他们好多人暑假都补课了,等到后面还是你厉害。”
林亦辩解:“我都是小问题,其实又不是不懂,哎呀上高中怎么回事,天天粗心。”
冯雨悦见林亦还是不高兴:“你看我分数不是跟你一样吗,我暑假补课了还是这样。”
林亦见冯雨悦这么着急,倒是乐了:“行啦,不说了不说了,下周得月考了,语数英三门呢,我们都加油。”
其实对于冯雨悦所说的补课的事,林亦不是不知道,但是林亦从小就对这样的行为嗤之以鼻,看着暑假好多同学在□□空间晒补课安排,心里一边着急,一边愤愤不平。林亦小学初中一直想当老师,还暗下决心自己一定无偿帮助学生,绝不做家教。想到这里,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月考,不禁想凭自己不掺水分的实力,超过别人。
林亦月考成绩马马虎虎,班上12,年级33。和初中正常情况下学校十几名全市二三十名的成绩差不了太多。数学在班上还可以,虽说分数和之前摸底差不多,但总归不是倒数,甚至还超过平均分四分。语文倒是因为作文写了初中特别喜欢的一个老师,一下子拿下一个全班第二。英语104.5,虽说没有太高,但林亦觉得还成。
但是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林亦不知道班上的平均分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