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坊获得远见资本青睐的消息,像一阵春风,迅速吹遍了公司的各个角落。老员工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年轻的员工们则摩拳擦掌,准备在新资本的助力下大展拳脚。一时间,整个锦绣坊都沉浸在一种昂扬向上的氛围之中。
然而,在这片喜气洋洋之中,却有一个角落弥漫着阴郁和不甘。采购部经理办公室里,李强阴沉着脸,狠狠地将手中的报表摔在桌上。纸张散落一地,如同他此刻烦躁的心绪。
凭什么?凭什么那个黄毛丫头一回来,就能把濒临破产的锦绣坊搞得风生水起?凭什么她就能得到陈明远那种顶级投资人的青睐?自己在这个破厂子熬了这么多年,兢兢业业(自认为),到头来却什么都不是!眼看着大笔的投资款即将到账,公司的管理只会越来越规范,他那些在采购环节捞油水的“灰色收入”眼看就要被彻底斩断。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黄道月那丫头看他的眼神,总是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审视,仿佛早就看穿了他的小动作。
嫉妒和恐慌像毒蛇一样噬咬着李强的心。他不能坐以待毙!
“强子,你看你这愁眉苦脸的样子,哪像个要发财的人啊?”妻子孙梅扭着腰肢走进来,身上穿着一件刚买的名牌连衣裙,与这间略显陈旧的办公室格格不入。她一边对着小镜子补妆,一边阴阳怪气地说,“我可听说了,那笔投资款数目不小呢!到时候,你那堂妹还不成了亿万富翁?咱们呢?还守着这点死工资?”
李强烦躁地挥挥手:“你懂什么!钱是投进来了,可规矩也多了!以后想捞点外快,难了!”
孙梅放下镜子,凑到李强身边,声音压低了几分,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强子,我说你就是死脑筋!这锦绣坊本来就该有你一份!你爸当年为这家厂子也出了不少力吧?凭什么好处都让她黄道月一个人占了?依我看,这丫头就是个扫把星,她不回来,咱们按部就班地,说不定还能把厂子盘过来呢!”
孙梅的话像一把火,点燃了李强心中积压已久的怨气和贪念。“盘过来?说得轻巧!现在她有陈明远撑腰,我拿什么跟她斗?”
“谁让你跟她硬碰硬了?”孙梅眼珠一转,凑到李强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你想啊,现在‘宋锦风华’卖得那么火,正是要紧的时候。要是这批货出了问题,交不了货,或者质量太差,砸了口碑,到时候投资人还会信任她吗?银行还会给她贷款吗?等她焦头烂额,撑不下去的时候,你不就有机会了?到时候,你再出面收拾烂摊子,甚至可以联合赵总那边……”
李强浑身一震,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孙梅的话虽然歹毒,却正中他的下怀。风险投资最看重的是什么?是稳定的增长和可控的风险!如果锦绣坊在这个关键时刻掉链子,陈明远的态度必然会发生变化。
“好!就这么办!”李强咬了咬牙,脸上露出一丝狰狞的笑容,“她黄道月想踩着我上位?没那么容易!我要让她知道,这锦绣坊到底谁说了算!”
在贪婪和嫉妒的驱使下,李强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破坏行动。他利用自己多年在采购岗位上积累的人脉和对流程的熟悉,巧妙地钻了王立军新制度的空子。他表面上依然按照招标流程进行,但暗地里却与一家声名狼藉、专做劣质原料的小作坊勾结。他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采购了大量外观相似但品质天差地别的劣质棉纱和丝线。这些原料,要么是掺杂了回收棉的黑心棉纱,要么是强度极低、染色牢度极差的劣等蚕丝。
为了掩人耳目,他伪造了部分质检报告,并利用仓库管理的一些漏洞,趁着夜深人静或库管员换班的间隙,偷偷将这批劣质原料混入了从正规渠道采购的优质原料之中。这一切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就连一向精明的王立军,一时也未能察觉。
很快,这批“定时炸弹”被投入了生产线。
“啪!”“啪!”
纺纱车间里,清脆的断线声此起彼伏。原本运转顺畅的机器,频频因为纱线强度不够而停摆。工人们怨声载道,手忙脚乱地重新接线,生产效率大打折扣。
“搞什么鬼?这批棉纱怎么回事?跟纸糊的一样!”一个年轻的纺纱工抱怨道。
“谁知道呢?估计又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旁边的老师傅摇摇头,脸上带着无奈。
织造车间的情况同样糟糕。用劣质纱线织出来的布匹,疵点明显增多,布面凹凸不平,甚至出现了稀疏的破洞。负责质检的工人心惊胆战,次品率直线上升。
染色车间更是重灾区。劣质的丝线根本挂不住染料,染出来的颜色要么斑驳陆离,要么色泽暗淡,与设计要求的饱满柔和相去甚远。负责调色的老师傅急得满头大汗,反复调整染液配方,却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时间,整个生产环节都陷入了混乱。眼看着“宋锦风华”系列首批大额订单的交付日期越来越近,次品率却居高不下,负责生产管理的黄伯父急得嘴角起泡。
李强却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假惺惺地“分析”原因:“我看啊,八成是张师傅他们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操作失误了。要么就是黄总监那个新工艺不稳定,看着花哨,中看不中用!”他故意在老匠人和管理层之间煽风点火,试图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混淆视听。
张师傅等老匠人听到这话,气得浑身发抖。他们一辈子兢兢业业,视产品质量如生命,怎么可能在关键时刻出这种纰漏?但生产线上确实问题频出,他们也百口莫辩,只能憋着一肚子火,更加小心翼翼地操作,试图挽回局面。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
尽管工厂内部加强了质检,但仍有部分使用了劣质原料的产品,因为瑕疵不够明显而被放行,流入了市场。很快,客户投诉如同雪片般飞来。
“你们锦绣坊怎么回事?刚买的真丝连衣裙,洗了一次就缩水变形了!颜色也花了!”
“我这件棉麻衬衫,穿了不到三天就起球了!质量也太差了吧?还不如地摊货!”
“之前直播间看着那么好,拿到手完全不是一回事!色差严重,还有股怪味!差评!必须差评!”
网店的后台、客服电话、社交媒体评论区,一时间充斥着各种负面反馈和愤怒的质疑。刚刚因为“宋锦风华”系列惊艳亮相而积攒起来的良好口碑,瞬间受到了沉重打击。品牌声誉岌岌可危!
王立军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些异常。作为一个对数据极其敏感的管理者,他发现近期客户投诉率和退货率呈现出不正常的飙升,而且问题集中在缩水、掉色、起球等与原材料质量直接相关的方面。同时,生产线上的次品率也高得离谱。
“不对劲,非常不对劲。”王立军眉头紧锁,手指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着。他调出了近期的采购记录、入库单和质检报告,开始进行地毯式的排查。他敏锐地察觉到,问题可能出在原材料环节!他立刻指示心腹,暗中对仓库的原料进行抽样检测,并开始调查几家由李强负责、近期供货量较大的供应商的背景。
与此同时,黄道月也凭借着她那超越常人的纺织天赋,察觉到了问题的根源。那天,她去车间查看“宋锦风华”的生产进度,随手拿起一卷刚织好的仿宋锦提花棉麻面料。指尖触碰的瞬间,她就感到一丝异样。这触感……不对!虽然外观看起来差别不大,但纤维的韧性、光泽和那种特有的“呼吸感”,都与她之前亲自试验改良的面料相去甚远。这绝对不是她要的原料!
她不动声色地又检查了几卷不同的面料,心中疑虑越来越深。她太了解各种纤维的特性了,这种劣质感,绝非工艺失误或设备问题所能造成。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在原材料上动了手脚!
谁有动机,又有能力在采购环节动手脚?黄道月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堂哥李强那张总是带着一丝阴郁和贪婪的脸。从她回来开始,李强就处处表现出不满和抵触,尤其是在王立军推行新采购制度后,更是怨言颇多。而且,之前陈明远的尽调报告中,也隐晦地提到了采购环节的风险……
难道真的是他?黄道月的心沉了下去。她不愿意相信自己的亲人会做出如此卑劣的事情,但种种迹象都指向了这个可能性。
她找到王立军,两人关起门来,交流了各自的发现和怀疑。王立军将自己调查到的采购记录异常和供应商疑点和盘托出,黄道月则分享了她对面料材质的判断。两人的信息一对照,目标瞬间锁定——李强!
“这个混蛋!”王立军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吃里扒外的东西!难怪陈总提醒过!”
黄道月脸色冰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确凿的证据,把他揪出来!否则,锦绣坊好不容易有的一点起色,就要毁在他手里了!”
“没错!”王立军迅速冷静下来,眼中闪过精明的光芒,“但我们不能打草惊蛇。李强在公司这么多年,关系盘根错节,而且他背后可能还有人指使(他想到了赵天明)。我们必须秘密进行,收集到铁证,才能一击致命!”
“我同意。”黄道月点点头,“这件事,暂时不要告诉其他人,包括我爸。我们两个暗中联手调查。”
夜色已深,办公室的灯光映照着两人严肃而坚定的脸庞。一场旨在清理门户、保卫锦绣坊的暗战,悄然拉开了序幕。他们知道,这不仅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更关乎家族的声誉和对黄道婆精神的守护。无论多么艰难,他们都必须将这个隐藏在内部的毒瘤彻底清除!而李强,这个利欲熏心的内鬼,还沉浸在自以为得计的窃喜中,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向他悄然收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