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浴后,姜云陵需要最后试一次明日婚礼穿的嫁衣,麦冬给她装扮妥帖。姜云陵看着镜中的自己,红色嫁衣像是燃烧的火焰,炽热中蕴含柔美,将她包裹其中,嫁衣如梦,繁花似锦,秀丽绝伦。
姬瑄府邸,众人正在准备明日婚礼所需的器具和食物,姜绮楚薇和姬瑄的兄弟姐妹们都来帮忙。
周王畿大宰单升与其子小宰单昭携礼品而来。
“外祖,舅父,你们来了。”姬瑄脸上带着喜色。
“瑄儿,你终于要成婚了,晋君安排了谁给你主婚呀?”单升满脸亲切的笑容。
“君兄说为了表示对齐国的尊重,让正卿何复为我主婚,”姬瑄道。
“嗯,好,你舅父熟悉王畿的各种礼仪,就让他充当赞者,协助正卿完成婚礼罢。”单升指了指单昭。
“是。”姬瑄点了点头,有舅父帮忙,婚礼想必会进行的更加顺利。
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
婚礼当日,黄昏初临之时,碧天被夕阳的光辉染上金红,仿佛彩色的绸缎。漫天金光耀眼,万顷霞波醉人。云霞舒卷自如,旖旎多姿,恰似绮丽的锦绣。
姬瑄指挥着侍者们在室外的东方摆设三个鼎,姬晟和姬良好奇地看着。
鼎面向北,以北边的鼎为尊。最北面的鼎中装的是一只小猪,左右牲体合在一块,蹄甲都已剥掉;举肺两块,脊骨两块,祭肺两块。中间的鼎中是十四条鱼,南边的鼎中是一只风干全兔,但尾骨不得放进鼎中。以上食物全部煮熟,每鼎都添加鼎杠和鼎盖。
楚薇和姬秋莪仔细查看来一遍房中摆设好的食物:加醋的酱二豆,腌制的冬葵菜和螺酱四豆,这六豆用同一块巾遮盖,以防灰尘。黍、稷共计四敦,都加上盖,以保温。浓汤汁在灶上。室中北墙下放置酒,用粗葛布遮盖,上面放有勺,勺柄向南。在房户的东面也放置酒,南面放一篚,内有酒爵和一对卺。
宾客门纷纷到来,姬瑄拱手相迎,姬绍与秦青蔓带着姬丰来了,按照礼节,晋国的公族和卿族全都到了。
一片欢声笑语中,新妇的马车队伍穿过繁华的街道,缓缓驶来,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门口,见证这场盛大的婚礼。
马车稳稳地停在了大门口,车门打开,姜云陵由麦冬扶着下了马车,一身嫁衣如火,步履优雅,绚丽夺目,笑靥流转之间,令人心醉神迷。
众人看清她的脸时,皆屏息惊叹。
姬瑄一袭红袍,华贵俊逸的脸上光彩焕发,嘴角挂着温和的笑意,他拱手行礼,请姜云陵进门。走到房门前,姬瑄又拱手行礼,请姜云陵进入,二人一同从西阶登堂。
席已布好,姬瑄站在席前,姜云陵站在姬瑄西边,面向南。
何复高喊道:“奉匜沃盥。”
麦冬和另一个侍女为他们浇水洗手。
赞者单昭撤掉覆盖在食物上的布。侍者洗手,取下鼎盖,把鼎抬进来,放置阼阶南面,鼎面向西,以北边的鼎为尊。执匕和俎的有司跟着抬鼎者入内,将俎放置鼎西,匕放进鼎内,然后面向北,用匕从鼎中取出食物,放置在俎上,等候进献。
单昭把酱放置新郎席前,腌制的冬葵菜和螺酱放置酱的北边,豚俎抬进来后,放置冬葵菜和螺酱的东边,再向东放鱼俎。风干的兔子肉放在豚俎和鱼俎的北面。黍放在兔肉的北面,黍西放稷。大羹汁放在酱的北面。女侍为新妇布席。然后打开敦盖,仰置于敦的南面。
陈设已毕,何复开口道:“对席。”
姬瑄拱手行礼,请姜云陵就席,双方在席两边相向坐下。
“食礼启。”何复道。
单昭将黍移放置席前,又授给肺、脊。夫妇先吃黍,再用羹汁,咂酱,这是一饭,三饭之后,食礼结束。
“食礼毕,初酳之礼。”何复道。
单昭洗爵酌酒,请姬瑄漱口,姬瑄拜而受爵,单昭答拜还礼,姜云陵的礼仪也是如此。单昭进肝炙,夫妇尝之,再把肝炙放在盛腌菜的豆中。
初酳之礼结束,姬瑄和姜云陵拜谢单昭,单昭答拜还礼,接过他们手中的爵。
“再酳之礼。”何复道。
再酳之礼,从洗爵开始,仪式与初酳相同,但是不进肝炙。
“三酳之礼。”何复道。
三酳时用卺盛酒,仪节与再酳相同,便是合卺,就是将一个葫芦剖开成两瓢,用红线将两瓢系在一起,盛满酒供男女各执一瓢合饮,谓之好合,以示夫妻之始。
姬瑄和姜云陵端着合卺酒,目光交汇,一同饮下甘醇的美酒。
单昭坐下祭酒,祭毕将爵中的酒饮完,又行拜礼,夫妇答拜还礼。
“礼毕。”何复道。
姬瑄和姜云陵都起身,麦冬扶姜云陵进入洞房,姬瑄则与宾客们继续宴饮。
姬晟凝视着姜云陵离去的方向,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与姬晟同席的祁彰用胳膊碰了碰他:“菜都上来了,怎么不吃?”这小子平常吃饭比谁都积极,今日婚宴这么丰盛的菜肴反倒是不动筷子了。
“三兄的婚礼看得我也想成婚了。”姬晟转过头来,喃喃道。
“不用想,等到你成婚时,也是一样的礼仪,公族和卿族都会来参加婚礼。”祁彰喝着汤,说了一句。
胡奚静静坐在席上,自被降职以来,他一直闷闷不乐,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怎样恢复昔日的地位,眼看着姬瑄、姬晟分别被齐国郑国抢去了,他却没办法,因为他只是个卿,抢不过这些大国国君们,但他一定要争取到一个公子。
胡奚看到席间正埋头大吃的姬良,他是先君的幼子,母亲是个秦国宗室女。虽然姬良性子有些软,但若是成为他的女婿,凡事还得倚仗胡氏,便能为他所掌控。之前他向姬绍提出嫁女儿给姬瑄被驳回了,这一次改成姬良,姬绍总不能一直驳回吧。
姬绍喝着酒,暗中观察着卿们的一举一动,不禁有些头疼。
“君兄,要再来一爵吗?”姬瑄问。
“今日喝了不少了,瑄弟,你去陪新妇吧,别让人家等急了。”姬绍也想回宫歇息了。
“那臣弟告退了。”姬瑄放下酒爵,向姬绍行礼后离开。
洞房内布置得温馨而又喜庆,整个婚房的装饰都以红色为主,红色的帷幕挂满房间,地面上铺着一层红色的地毯,红烛静静燃烧,烛光摇曳。房间内有一张大床,红色的纱帐悬挂在床的上方,床铺上摆放着精美的被褥。
姬瑄推开门,踏入婚房,将房门关上,向婚床走去,却发现床上空无一人,姜云陵没有坐在床上等他。
窗外,月色如水,洒下清辉,把大地镀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光泽,仿佛给夜晚的世界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如诗如画。
看到床上没人,姬瑄心里一沉,呼唤道:“阿陵,阿陵,你在哪里——”
“我在这里。”姜云陵站在窗户旁,看着皎洁的月亮挂在天空,无数的星星闪耀,点缀着漆黑的夜空。
姬瑄听到声音,掀开重重帷幕,看到了姜云陵的身影。他快步奔过去,她亦向他扑来,他将她拥入怀中,窗外的月光洒在他们身上。
姜云陵听到他的心跳声,感受到他的气息有些凌乱。
“怎么了?我只是……看月亮。”姜云陵从他的怀里抬起头,问道。
“我以为,你……离开我了。”姬瑄的声音轻微颤动,透出他心中的不安。
“我是你的妻子,不会离开你,此生,都不会离开你的。”姜云陵的眼眸温柔似水。
姬瑄将她抱得更紧了,感受到她身躯的柔软和温暖,仿佛是一团燃烧的火焰,在他的心里燃起熊熊烈火。
姬瑄松开了臂膀,走到窗前将窗户关上,似乎在与外面的世界隔绝,这扇窗的关闭,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姬瑄拉着姜云陵的手走到梳妆台前,轻抚她的长发,解下她发间的许婚之缨,而后将她抱到婚床上。她看到他深情的眼神,他的唇轻轻覆上她的,那是柔软的,温暖的,犹如初夏阳光洒在花瓣上的感觉。
床帷落下,她感觉到无比幸福。
翌日清晨,阳光洒落在梳妆台上,姜云陵坐在镜前,姬瑄手握一把象牙梳子,专心致志地梳理姜云陵丝绸般的发丝。姬瑄的手指穿过发丝,将它们用帛扎成优雅的发髻,然后拿起那根红缨绳,将它重新系好。
“我们去拜见母亲吧,我已让人备好了加姜桂捶制而成的干肉,装在竹篮里,我们需要把干肉拿去献给母亲。”姬瑄握住姜云陵的手,让麦冬拿上圆形的竹篮。
姜云陵点点头,会心一笑,眸子如水般波光流转,仿佛月光映照下清澈的湖水。
依照周礼,新婚夫妇在成婚第二日需要带上干肉去拜见公婆,姬瑄的父亲先晋侯和母亲单氏都已经过世,姬瑄和姜云陵只需拜见姬瑄的养母楚薇。
来到楚薇的住处,姬瑄和姜云陵向楚薇行礼,两人仪容端庄得体:“儿子、媳妇拜见母亲。”
随后姬瑄让麦冬奉上备好的干肉。
楚薇笑道:“我这里没有这么多的规矩,你们不必拘束。”
姜云陵抬眸间,看见楚薇旁边站着一个橙黄色衣裙的女子,韶颜雅容,端丽秀美,面上带着方雅的笑容,仿佛光润的明珠。
“云陵啊,这位是你妹妹,名叫秋莪。”楚薇向姜云陵介绍道,“你们两个以后可要好好相处。”
“秋莪见过阿嫂。”姬秋莪明眸闪着几分灵动。
“阿妹不必多礼。”姜云陵声音温和,知道这位就是姬瑄的四妹秋莪公主。
楚薇打量了一番姜云陵,眼中泛着些光:“云陵,你既已成了晋国的公子妇,就要好好辅助瑄儿,还得早日生儿育女,开枝散叶。”
听到楚薇说生孩子,姜云陵睫羽轻颤,玉一般的容颜笼上了娇艳的红霞。
“阿母,阿嫂这才刚嫁过来呢!”姬秋莪插了一句,娇俏又充满灵气。
“阿母放心,我们两个会努力的。”姬瑄笑了笑道。
“另外,你们需要知道,日子是给自己过的,舒心就好。”楚薇悉心地道,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地生活。
“阿母,我们会相扶相依,好好经营今后的生活。”姬瑄和姜云陵道,两人眼中带着希冀。
“在绛宫内,你们还需小心应对君上和君夫人。”在姜云陵和姬瑄将要离开之时,楚薇压低声音,道出了这句话。
“媳妇谨记在心。”姜云陵点头道。
楚国,郢都。
远山如黛,细雨霏霏,百花凋,春意残,枝上梅子青青,在雨中轻摇。
楚钺立在宫殿的门口,向庭院望去,眼前的景致蒙上了雨水织成的水帘。
今日已是姬瑄和姜云陵婚后的第二日了,他虽然不能去抢婚,但是知道姜云陵的婚期。
潮湿的雨水令楚钺的心更加烦闷,眼前的雨景也颇为无趣,他便走入殿内,拿起姜云陵送给他的酒壶。
因为楚钺的吩咐,这个精致的酒壶中总是装着桑葚酒。但这桑葚酒是楚国的酿酒师酿的,不像他在齐国喝的那壶酒,是姜云陵亲手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