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的离间计确实有效。
宋怀夕还没聊几句就意识到不对,因为陛下对她讲的计划跟夏义侯转述的内容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出入。
倘若母亲就问几个问题,宋怀夕还能说谎隐瞒真相。
可宋仁旭的提问步步紧逼,针针见血,宋怀夕为了不寒母亲的心,只好先选择沉默。宋怀夕脑子里疯狂对比陛下的两版说辞,想从中找出弥补点加以挽救。
最后结果可想而知,作用不大。
不仅如此,宋仁旭还在宋怀夕的沉默中,品读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对于饱读诗书的宋仁旭而言,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她不想要宋怀夕过于为难,毕竟大人的事,何必让孩子过度买单呢?
“母亲……”宋怀夕问出她藏在心底的猜想,“苏言遇刺,你是不是事发之前就预料到了?”
宋仁旭向来料事如神,这一点宋怀夕她是由衷佩服。
宋仁旭看着她,眨眼缓慢肯定。毕竟从一开始,宋仁旭就没想对她有过多的隐瞒。这世上能让宋仁旭袒露心扉的人很少,陛下算一个,而宋怀夕也在其中。
宽敞的屋内响起宋仁旭盘八字手串的声音,清如泉水的声音再次响起。宋仁旭慢慢为宋怀夕答疑解惑道:
“苏言遇刺,看似是一场意外。实际上背后有多方势力,暗中推涌向前。只不过没料到,她们这次举动会如此坚决。若不是苏太师一直私下与她们周旋,否则这孩子怕是性命难保了。”
宋怀夕听见“苏太师”三字,便隐约觉得母亲话里有话。而且此次“南巡”另有御林精兵护卫着,苏太师为何如此紧张?还要在背后与那些人苦苦周旋着。
难不成苏太师也预料到,苏言会有此劫?
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和苏太师都有此预感的?
宋怀夕不明白,苏太师虽然是出了名的硬骨头,但好在执法为民。不接受任何贿赂交易,更不可能视百姓为鱼肉。一辈子刚正不阿、严惩腐败、仁爱为民、视百姓为子女。
在宋怀夕成长道路上,除去陛下不谈,就属母亲和苏太师对自己的影响最大。
宋怀夕每日在两人,圣洁的品格照耀下,难免会扬起想成为,为民为国的“纯臣”信仰。
为此宋怀夕总是对苏家人刮目相看。
可如今的一切,勾起了宋怀夕的好奇。莫非在这其中真有见不得人的私仇?引得对方就算杀她,断子绝孙也不解气。
宋怀夕好奇,她满眼闪着亮光,带着求知之心看向母亲。
“难不成其中,真有见不得人的丑事?那些人宁可得罪陛下,也不肯放过她们家。”
宋仁旭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明白是时候了……
于是,宋仁旭就在宋怀夕的期待下,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历史。可那段历史的灰尘足够厚重,重到让人不敢忘怀。
“那年陛下攻打天下时,虽胜券在握。可唯独面对承天城时,也就是现在的应天城,左右为难,夹缝求生。近胜利只有临门一脚,士兵们气志高涨,都想以“胜利者”的身份快速冲进承天城,凭自己的实力重新改写天下。而陛下虽然当时年纪轻轻,可她的好胜心比谁都强。承天城的士兵和百姓们还在奋力抵抗着,无论陛下开的条件有多诱人,她们都要守着随后的节气等着援兵的到来。”
宋怀夕急切地问道:“那然后呢?你们怎么进城的?难不成真如她们所言,你们找了一位线人?”
“是的。”宋仁旭肯定了她的说法。
“随着时间拉长,我们多方打听下,再三确认城内已经粮草断绝,甚至出现饥荒等现象。可就算城内乱成一锅粥,她们还是不肯开门。为了给后面战事做准备,陛下决定将此次战役的伤亡量降到最低。于是我们千方百计找到了一位靠谱的线人。”
宋怀夕听到这就觉得不对劲,但转眼一想,还是将自己心里的想法打散,仔细聆听母亲说话。
“通过那位线人,我们可以知道,城内百姓粮草均已断绝,甚至出现人吃人等现象。陛下大惊,虽然我们从中作梗提前运走粮草,但还不至于把她们逼到这种地步。后来我们得知城内贵族,为了维持自己的正常饮食开销,高价购买百姓粮草。最后导致此等惨象发生。”
宋怀夕:“所以线人于心不忍,因此投敌服输?”
宋仁旭:“没错。贵族不知悔改,不但如此还调动兵力,为她们看守府邸,以防百姓从外面冲进去抢夺她们的食物。为了改变这等现象,线人故意在城内混淆视听,瞅准时机,就在夜里开门放兵入城。而那人就是如今的苏太师。”
“哎——”
宋怀夕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猜想多年的“小人”居然是苏太师。这简直是超乎自己想象!!!
当年线人的身份,可是属于高级机密。只有陛下与母亲等极少数的人,才有权知道真正的实情。
虽然宋怀夕从小就好奇那线人的真实身份,毕竟这人在别人口中可没这么高尚,多的是诋毁鄙夷的谴责。
像这种“贪生怕死,毫无骨气”的骂名,简直成为那线人的代名词!
小宋怀夕也曾向母亲多方打听过这线人的信息,可母亲为了尊重当年的约定,只告诉小宋怀夕,“此人品行高尚,并非世人所传的那般恶劣。”
可这几句话又怎么满足宋怀夕的好奇心?
在她多次软磨硬泡后,母亲才肯松口,告诉她一点“实情”。
说陛下为了保护线人的安全,答应替她掩护身份,并且与她约法三章后,便准许她离京。所以线人根本不在京中。
以前的宋怀夕还觉得母亲在敷衍了事,可如今得知全部实情的她,只觉得震惊无比。
宋怀夕:“这世上怎么会有这种事呢?”
她不愿接受,自己从小崇拜到大的圣人,居然是世人极尽诋毁的小人!!
宋怀夕不肯相信。
可告诉她真相的,偏偏是自己的母亲呀!
就算她再怎么质疑,也只能感慨世事无常……
宋怀夕:“这又是何必呢?倘若世人都知道真相,感谢她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像今天这样,谩骂声不断呢?苏太师有陛下光明正大的庇护着,谁敢对她不敬?何苦整天为难自己呢?”
苏太师的脾气倔,为人处事上不肯转弯,为此吃了不少苦……
宋仁旭:“是她主动拒绝的。陛下当年主动要给她封官赐爵,她都一一拒绝了。不仅如此还辞去所有官职,在家闭门养‘病’。后来陛下为了拉拢旧臣,这才给苏太师一个台阶,主动跟她说:可以留她学生的性命,但作为条件,必须让苏太师继续留在城内,为应天城效力。”
“怪不得呢~”宋怀夕反应过来,“苏太师之所以拒绝陛下帮助,实际是良心上过不去。因此渴望负荆请罪,所以就用了这种极端的方式,为自己洗清内心的罪名。”
宋仁旭点头,表示认可。
那一切都说得通了!
苏太师之所以能利用职位之便,那么轻松地为陛下等入夜开城门,就是因为她当时的真实身份是——皇女之师。
也就是居住在应天城,隐姓埋名的城南沈家!!!
天呐!!
宋怀夕的心情就如同,石击湖面般久久不能平静。
也就是说,苏太师当年越轻松打开城门,她内心的负罪感就越强!
因为沈家那位当时深受女君宠爱,所以同样赋予苏太师许多特权。也就是说苏太师利用,皇女等人的尊重与信任,故意从中设计,百般阻拦援兵入京,反而放母亲与陛下等人进城攻打皇宫!!!
所以苏太师那么多年来,之所以提及城南沈家就保持沉默,不是因为出于厌恶,而是因为内心惭愧??!!!
宋怀夕:“所以苏言遇刺,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苏太师的个人恩怨?”
宋仁旭:“很有可能。虽然我们等人一直严格遵守承诺,替她保守秘密。但世界上哪有不通风的墙?她开城门放兵入京的事实,还是被有心人发现。好在陛下一直坚持暗中帮助,才让这些事情彻底平息下去。”
宋怀夕:“那陛下明知道这些事情,还让苏言担任此次的巡税御史……这不是故意放任不管吗?”
难不成眼睁睁地看着苏言被害??
宋仁旭:“是她主动的?”
“什么?”宋怀夕从今天晚上,开始质疑起自己的耳朵。她有些不确定自己所听见的声音,所以再次反问道。
宋仁旭轻笑,她被宋怀夕呆傻的样子逗乐了,说道:
“是苏言主动的。当时巡税御史的最佳人选不是她,是苏言主动请命荣担此事。就像当年,线人的最佳人选也不是苏太师,是苏太师请命,主动担任这个身份。”
“那……”宋怀夕有些急躁地确认,“难不成当年有比她更厉害的角色,要去争当这个线人?!”
宋仁旭笑弯了眼,她看着宋怀夕长大的模样,那一瞬间反而感到不真实。
孩子大了,也懂得质疑世界了。
宋仁旭摸着宋怀夕凑过来的脑袋,梳理着宋怀夕并不乱的头发,又开始张口回忆过往,只不过这次的记忆没有那么沉重。
“是有的,只不过就属苏太师最真诚。她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陛下放过京中百姓,说她们是无辜的,不应该为决策者的贪欲而付出代价。当年她就穿着单薄的衣服,独自走入敌营与陛下等人对峙,不卑不亢对众人所有人说着条件。”
宋怀夕:“只有她一个人吗?”
宋仁旭:“是的。我们当时也不知道她哪来这么大的胆子?苏太师当年说,作为交换条件,她可以带领陛下的兵队,前往任一贵族的居住地。但唯有一点,她不希望陛下的兵队,烧杀抢劫普通老百姓。眼含热泪地说,百姓们已经过得够苦了。好在陛下仁慈,她拒绝了其他人的质疑,从众多人中,选择了她。”
宋怀夕:“所以苏太师多年来竭心尽力,也是在报答陛下?”
“不是的。”宋仁旭笑着纠正,“她没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