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快落山了,一群人越走越荒凉,这方圆几十里居然没有人烟。
几个被狼咬伤的士子体力不支,跌坐在地。
一身粗布衣衫的徐灵素拖着酸痛的双脚走过去,给伤患检查伤口,换药,上绑带,机械地重复着褚玄机交给她的任务。
“谢谢徐姑娘。”拄着拐杖,胡子拉碴的消瘦士子向徐灵素道谢。
血腥气和腐肉味萦绕在鼻尖,徐灵素拼命压制住内心的嫌恶,对着这平日里高高在上,此刻落魄不堪的世家子弟嫣然一笑,“不用谢,此乃医者本分。”
父亲说男女授受不亲,她这是在干什么?徐灵素忍住心口的抽疼,麻木地给他处理了伤口,问了两句无关痛痒的病况,转身快步离开。
“……难得见这样知晓大义的姑娘。"
“医者仁心。"
“我也觉得她比那些只知道捻脂抹粉的俗物美多了。”
听到身后传来的谈话声,徐灵素隐忍地握紧拳头,板直了脊背,柔和了面容,缓步娉婷地走向下一个病人。
“……陶老,您这病基本无碍了。”
褚玄机正给一个穿着儒衫,脸色苍白的清灌中年男子把脉,“日后当注意休息,不要让旧伤复发才好。”
陶弘面带感激地冲褚玄机拱了拱手,清瘦的脸上有几丝惭愧,“……陶弘自知德行有亏,此事全赖夫人鼎力相助,夫人救人于为难从不曾在他人面前露过真名,实乃真君子!陶弘有愧,当不得你一声尊称,你我二人平辈相交吧。”
褚玄机也不矫情,当即颔首,“如此也好。”
坐着他二人身旁的鹤发童颜的老人'哈哈'一笑,却是闻名遐迩的荀淑开口道:“你两人就这样攀上了交情,把我行将朽木的老头扔到一旁,这可不厚道啊!咳咳咳!"
荀淑话没说完就咳上了,咳得扎着银针的右手也不住地颤抖起来,一旁着一身青色长袍的少年忙按住他的手臂。
“哈哈,季和啊季和啊,七十古来稀,你这老头居然还是这样爱凑热闹!”陶弘笑着打趣荀淑,“你可真是人老心不老啊!哈哈!”
闻言,褚玄机清冷硬净的脸上也露出一丝微笑,“荀神君,"目光转到他身旁的少年身上,“这是八龙之一?”
荀淑有八子,具都有才名,时谓八龙。
“非也非也!”荀淑笑着摇了摇头,欣慰地望着少年,“他是我爱徒,姓范,单名一个'云',字彦龙。”
如此郑重地介绍,看来荀淑很重视这个弟子。
陶弘洒然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只绒笔,扔向范云,“范小子,身上未曾带什么珍贵的见面之礼,唯有这支笔,陪我历经几十年风霜尚值得一握!你且拿去吧!”
那笔笔杆漆墨斑驳,看起来好生寒酸破败,但即使是这样,它的笔尖仍旧未散——范云大吃一惊,难道这就是那支,传说中可点化凡人为文曲星的‘文曲’笔?
范云心有触动,但他早已不是稚嫩少年,按耐下躁动的心神,他目不斜视,双手托举着那笔,恭敬地递了回去,朗声道:“云谢山长赠笔!但此物过于贵重,云年幼不敢受,望山长收回。”
只说年幼不敢受,没说学时尚浅不能受!既已动心却不贪心。
好一个年幼不敢受!
陶弘哈哈大笑,赠笔之前他尚有些许恍神,见范云风度如此不凡,不由老怀快慰,“小子,你且收下吧!老夫年纪已逝,一身将老……这天,迟早要靠你们撑起来的!小子莫要再推辞!"
范云抬头,见陶弘似松了口气,整个人焕发着与之前颓靡无奈的不同骄傲风采,范云心头一震,再无犹豫,坦然收了笔,拱手庄重承诺道:“云,谢山长赠笔,定不负山长所托!"
为天下士子撑起一片天。
范云眉目俊秀,身材消瘦,目光清朗,褚玄机本就对他很有好感,见此不由连连点头,也从怀中取出一本札记,“此物乃是我最近所做手札,不甚珍贵。里面记载了不少奇物,算是有些野趣,你若喜欢也可拿去。”
她便是庾三娘的舅母……范云清亮目光一转,恭恭敬敬地收下手札,道了谢。
……休息了半个时辰,一行人再次踏上了行程,走了几里仍是寻不到住宿的地方,偏这时天上风云变幻,乌云滚滚,眼看着就要下雨。
郭少旌拧着眉头坐在高头骏马,回头看了眼疲惫不堪的褚玄机,嗤了一声。
若是庾三娘在此,她才不会将这些人当祖宗似的全供养起来,相反,她会把这些人全利用起来,借以寻找出路,就像当初利用王谢氏除去陶姨娘一样……她可是全天下最滑头的人!
郭少旌勾唇一笑,挥鞭打马冲出了人群,扬长而去。
等他再回来时,脸上重新挂上了不可一世的笑容,“......都跟我走!前面有山庄!”